
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创新是第一动力。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谋划、一体部署,凸显三者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。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,如何推动国家“教育、科技、人才”三位一体部署落地生根,撬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、新优势,是一道迫切需要破解的考题。 创新实施以人才链为总牵引,优化教育链、激活创新链、服务产业链的“四链”融合发展机制,巧用顶格推进、人才流动与匹配、高能级平台建设“三把钥匙”,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。 部门壁垒如何打破? 建立顶格推进机制,“敲开核桃”融链固链 机制不活,竞争力就难以提升。过去,人才链、教育链、产业链、创新链,虽各自成链,但融合欠缺,主管部门之间相互协同不够。 为此,加强顶层设计,发挥党管人才制度优势,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,省委人才办统筹协调,建立起行业领域分管省领导挂帅、主管部门牵头、教育科技人社等要素保障部门支撑的顶格推进机制。 产业所需,机制所应。集成电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被喻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枢纽。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,首先要摸清家底。然而,迈出这第一步,并不容易。产业链条长、技术专业性强、领域覆盖面广的特点,给摸清家底造成了不小的困难。 为此,省委人才办会同工信、教育、科技等部门,深入开展调研,一场解剖麻雀式的解链行动悄然展开。在梳理明晰“四链”建设现状的基础上,调研团队进一步聚焦到20家重点企业、7所重点高校、16家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,有针对性地开展解链调研。 科技大市场是推动技术运用和成果转化的“大枢纽”,也是促进“四链”融合的“加速器”,省委人才办与科技部门联手,谋划高水平科技大市场建设举措,提升市场化配置科创资源能力。面向全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的高校、“中科系”研究所、知名市场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,组建高级技术经理人库,首批吸纳20名省内外优秀技术经理人,为全省科技大市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;高标准打造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,与47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,挂牌科技型企业产股权及高校知识产权项目3418宗,有力促进了人才创新成果、高校智力资源向产业链流动,“四链”融合愈加巩固。 从解链接链,到融链固链,“四链”融合机制让科教、产教协同育人更加高效,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协同和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,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。 人才“活跃因子”如何激活? 畅通人才流动和匹配,让产教需求有机结合 “四链”当中,人才链是最活跃的因素。推进“四链”融合发展,以人才链为总牵引,可以更好优化教育链、激活创新链、服务产业链。